2019年,“百旺杯”華語手抄報大賽規模進一步擴大,賽區擴展到海峽兩岸,將近1500名小主編脫穎而出,成為總決賽獲獎選手,將應邀出席8月16日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頒獎典禮。
為促進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結合頒獎典禮,亞太森博(廣東)聯合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攜手臺灣聯合報,共同組織“百旺杯”手抄報大賽廣府文化研學營,特邀臺灣獲獎選手組團來粵交流,與羊城學子結對游學,深度感知羊城書香和廣府文化,增進兩岸情誼。
8月14日,“百旺杯”手抄報大賽廣府文化研學營走進亞太森博(廣東),體驗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獨特魅力。
學習“造紙術”,得從紙的源頭開始。在亞太森博產品副經理姜金磊的帶領之下,研學營學子走進了亞太森博展廳,開啟了“造紙術”第一課的學習--紙的來源。“金鷹集團旗下亞太森博集團和亞太資源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林漿紙一體化生產商,從育苗成林到打磨成漿再到塑形成紙,集團的產業鏈貫穿造紙的全過程。”在循循善誘的講解及展廳可視化的展示之下,研學營學子對紙張的原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
“亞太森博的產品分為兩大類,雙膠紙和復印紙。復印紙主要應用于辦公,而雙膠紙則主要應用于教材、雜志等高質量要求的印刷物上。”在展廳產品陳列區,研學營學子驚喜地發現了他們喜歡的兒童讀物,原來紙張竟能承載那么多的東西。
在展廳的墻上,亞太森博特意為手抄報的小主編留了展示區域,上面掛滿了歷年“百旺杯”手抄報大賽的優秀作品,研學營學子不禁駐足細看,吸取經驗。
“造紙術”第二課--紙的誕生。展廳雖濃縮了亞太森博的精華,但要認真了解“造紙術”,還得實地查看。在產品副經理姜金磊的帶領之下,研學營學子開啟了工廠參觀之旅。
可停靠5000噸級輪船的泊位碼頭、1800米/分鐘高速運行的兩臺紙機、可儲存超過1萬個紙卷的中間倉、亞洲地區最大的自動化切紙車間讓研學營學子感嘆不已,原來現代化的造紙工廠是這般模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了解、觀看了造紙過程后,當然少不了親自動手的造紙環節了。“造紙術”第三課—小小造紙家活動在研學營學子的歡聲笑語中開啟,撕碎、搗漿、鋪漿、成型、壓榨、烘干,從理論到實踐,從所見到所行,神秘“造紙術”的面紗被一層層地揭開。
小主編如此總結這一次造紙之旅:“通過今天的參觀、體驗,我才意識到了紙張的珍貴,每一張紙都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好好珍惜。在‘小小造紙家’活動中,我們很用心地去做每一道工序,這樣子造出的紙也并不是十分完美,所以可想而知,亞太森博要做成一張好紙,是多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