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經銷商大會
12月26-28日, 亞太森博(廣東)紙業有限公司舉辦的“2022年亞太森博全國經銷商聯誼會”于海南省三亞市舉行。
本次大會以“綠色匠心 逐夢共贏”為主題,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同行與合作伙伴超過300人,分享與探討“雙碳政策”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共同展望行業未來。
2022年,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俄烏戰爭、疫情防控等擾動經濟秩序,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被推高,全球多數國家高通脹,全球經濟疲軟。
為了扭轉當前困境,日前,中共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為5.1%,在積極的財政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持下,中國經濟有望率先走出困境。
亞太森博作為造紙行業龍頭企業,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預見性。
亞太森博商務總監郭鐵鑄認為,2022年文化用紙板塊受經濟周期跟 GDP增速放緩影響,國內整體需求下滑,社會印刷用紙受限于經濟活動放緩,下游開工不足,需求疲軟,該情況在2023年將會明顯改變,且市場需求會走向高端。
金鷹集團戰略規劃總監王渙渙預計,到2035年,全球紙張需求會在 2020 年基礎上增加 8900萬噸,2020-2035 年的復合增長率為 1.4% 。
其中,中國紙張需求增加占增長總量 47%,復合增長率是2.2%。
被稱為中國造紙行業史上“最艱難”一年的2022,上半年,受供應鏈擾動、能源危機及歐美高通脹推動,漿價一路上行到高位后盤整,文化紙價受成本驅動跟隨上漲,但疫情多發導致國內需求疲弱,價格傳導推進艱難,造成漿紙價格倒掛,行業負利潤前行。
亞太森博總經理洪慶隆表示,得益于亞太森博林漿紙一體化運營模式,在2022年3月新增一條年產45萬噸的生產線產能的情況下,公司仍然做到滿產滿銷。
他認為,隨著環保與能源政策趨嚴,大幅抬升行業進入門檻,產能無序擴張即將成為過去,供需重新回到正軌,中國造紙行業復蘇將會穩步前行。
洪慶隆表示,亞太森博在寒冬苦練內功,對生產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先后投入建設全自動成品立體倉庫,實現平板產品全自動出入庫。
打造數字化工廠,從智能生產到智慧物流再到動態二維碼,實現提升服務、降低成本。
廣州晨輝紙業董事長李紅表示,行業有一定的周期,未來兩年將是行業步入往上發展的階段,漿紙行業走穩趨勢已現。
武漢金源恒董事長黃國初則認為,商貿企業應該與上下游加強資訊共享,找出行業發展規律,從而成為客戶智囊,做到量身服務客戶,增強客戶粘性。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方式,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以綠色消費轉型升級來引導產業的綠色轉型,實現產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深度融合,是亞太森博探索出來的一條低碳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亞太森博作為引領型造紙企業,一直用行動積極響應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
亞太森博公共事務總經理楊歡表示,公司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的運營發展,對環境的可持續保護、為客戶提供可持續改善的服務,與周邊社區和諧共存。亞太森博積極探索能源結構的改善, 2021年8月,亞太森博廣東1兆瓦屋頂光伏發電項目(首期再生能源試點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投入使用,邁出了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一步。
該項目年發電量約為108.4萬千瓦時,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691噸,光伏二期項目2024年投入使用。公司投資6.8億元建設天然氣動力車間,年減排二氧化碳超過40萬噸。
2021年和2022年,亞太森博在中國率先推出碳中和復印紙和雙膠紙,成為中國造紙行業首款碳中和產品。
該公司邀請國際權威認證機構對百旺復印紙的碳足跡進行了計算,并根據全球通用碳中和標準PAS2060,通過減排措施,從原材料獲取到分切包裝輔料獲取、廢水處理輔料獲取都不斷強化低碳實踐,同時結合國家核準的自愿碳減排量,實現了產品的碳中和。
亞太森博在可持續發展的努力,獲得國內權威機構的認可,2021年和2022年分別獲得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綜合影響力企業、中國可持續發展貢獻企業等榮譽稱號。
亞太森博公共事務總經理楊歡表示,未來,中國在“雙碳”目標下,綠色采購體系的打造會不斷加速,亞太森博正未雨綢繆,做到領先一步。